新材料行業IPO動態
2021年11月01日至2021年11月07日,A股披露的有關新材料行業上市融資事件共計2起,其中中一科技發申請獲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爭光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1)
國內知名的銅箔專業制造商-中一科技
11月1日,據新材料在線報道,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一科技”)首發申請獲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將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中一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各類單、雙面光高性能電解銅箔系列產品的研發、 生產與銷售,2018-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02億元、8.31億元、11.7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56億元、0.38億元、1.20億元。此次IPO,中一科技擬將7.16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年產10,000噸高性能電子銅箔生產建設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2)
國內離子交換樹脂行業的重點骨干企業-爭光股份
11月2日,浙江爭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爭光股份”)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為301092.SZ。
爭光股份是一家司主要從事離子交換與吸附樹脂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并致力于產品在新領域的推廣與應用的企業。2018-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94億元、4.35億元、4.9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52億元、0.68億元、0.89億元。此次IPO,珠海華潤材料擬將3.77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年處理 15,000 噸食品級樹脂生產線及智能化倉庫技術改造項目等項目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新材料行業一級市場融資動態
(1)
蜂巢能源領投!又一鋰電企業完成數億元融
11月2日,雄韜股份發布消息稱,公司參股企業黃岡林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立新能源”)完成新一輪融資。蜂巢能源、中信建投、江蘇國信、鵬瑞集團、武漢融和科技共同投資林立共計數億元,林立新能源擬進一步擴大產能規模,向年產十萬噸的規??焖龠~進。
據介紹,林立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由武漢大學博士導師張友祥教授和清華大學博士后馬曉玲老師共同創建。公司專注于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前驅體環節的研發和生產制造,是國內領先的前驅體供應商。
(2)
邦得凌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用于光阻銀納米線及其導電膜中試生產線的建設
11月5日,據創業邦消息,深圳市邦得凌觸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得凌”)宣布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星河資本領投,深圳中科華盛、青島世紀聯凱、青島君領昇鑫跟投,將主要用在光阻銀納米線及其導電膜中試生產線的建設,以及邦得凌光刻膠產品的量產。
邦得凌成立于2018年11月,是一家自主研發并生產負型光刻膠的高科技企業,主營產品有光刻膠、黃光樹脂、有機半導體中間體等。
新材料行業政策及項目投資動態
(1)
萬向集團年產80GWh鋰電池項目一期預計明年6月試產
11月2日,萬向集團官方消息,萬向創新聚能城6號制造基地3號廠房已初見雛形,年產80GWh鋰電池項目一期凈化裝修按計劃有序進場,據悉,萬向創新聚能城位于蕭山科技城,涉及鋰離子動力電池、新能源乘用車、國際金融科技社區、智慧城市CBD社區、研究院等12個重點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80GWh的電池生產能力,當年該項目投資金額65億元。
萬向集團創建于1969年,至今已發展成為涵蓋汽車零部件、清潔能源、現代農業等多領域的跨國集團。目前,公司鋰離子電池業務主要通過萬向一二三進行,公司在美國密歇根和馬薩諸塞、中國杭州、德國斯圖加特、捷克俄斯特拉發等地設有研發、制造基地和銷售網點,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提供全套動力電池解決方案。
(2)
河南能源擬新建150萬噸煤焦化,20萬噸1,4-丁二醇等項目
11月5日,據中國化工報報道,南能源化工集團與新疆阿克蘇拜城縣人民政府簽署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拜城縣合作首期投資建設年產150萬噸煤焦化、20萬噸乙二醇和20萬噸1,4-丁二醇等項目,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煤炭就地轉化的目標。
河南能源自2008年進入新疆以來,不斷加大對新疆投資建設的力度,目前已經形成“一園區、兩基地”的戰略發展格局。特別是以煤油氣能源綜合利用基地為代表的產業成為河南能化在疆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并逐步構建以能源、高端化工、電力為主的多產業經濟發展新模式,為促進該公司在疆企業整體實力持續壯大和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集聚發展后勁。
新材料前沿科技動態
(1)
中國科大《Adv Mater》:利用液態金屬實現人造肌肉!
11月2日,據材料科學與工程報道,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的張世武教授團隊提出一種通過電化學調節液態金屬界面張力的手段來模擬肌肉收縮和伸展的新型液態金屬傳動裝置。這種液態金屬人工肌肉(LMAM)可以在不同的pH范圍(0-14)的溶液中工作,以15 mm s-1的最大延展速度實現高達87 %的驅動應變。LMAM的這種簡單性、多功能性和有效性對于擴展軟體傳動器性能空間極具潛力,可實現從工程領域到生物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
該研究證實了基于液態金屬液滴的傳動裝置能夠在低輸入電壓下實現機器人的操控,為未來基于微功率器件更先進的技術鋪平道路。相關論文以題為“A Liquid Metal Artificial Muscle”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